身份证被冒用注册公司成“老赖”怎么办?官方教你这样维权!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化,工商登记变为形式审查、企业设立登记便利化、电子化等便民措施,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用虚假身份证、他人身份证、虚无企业登记地址等现象的注册企业。
那么,如果身份信息被冒用于注册公司、或者有单位冒用你个人信息进行报税后,出现“被法定代表人”、“被员工”、“被董监高”等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呢? 别急,市场监管部门教您这样处理: 丢失身份证 如何防止被冒用? 答 回复部门: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 时间:2020-01-20 身份证被冒用登记 不到现场也可申请撤销 答 答复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 答复时间: 2020-04-20 案例1 身份冒用成“老赖” 被***乘坐高铁 2018年9月,来京务工人员彭女士打算回家探亲,在买火车票时发现自己被***乘坐高铁,再一查,原来在2016年自己身份被人冒用,成为了2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因这两家公司涉及债务问题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西城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了调查,并到彭女士的住所进行了走访了解。彭女士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在京一直做保洁工作,在上一份工作中把身份证给了公司老板,结果老板拿了她的身份证注册了公司用来逃避债务。 考虑到彭女士的实际生活情况,西城区市场监管局为彭女士联系了笔迹鉴定机构,并撤销了工商变更登记,帮助联系相关部门解除了对彭女士的***。 案例2 “高管”身份成负担 无法申请保障住房 2019年1月,陈先生来到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反映在申请保障性住房时被告知在一家文化公司担任监事一职,不符合申请条件。 陈先生称,其于2010年1月,因刑事犯罪被捕判处有期徒刑,于2017年2月刑满释放。这家公司设立于2011年12月,陈先生正在监狱服刑,不可能正常参与公司经营,也从未听说过这个公司。 西城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展开调查,执法人员到朝阳区法院调取了案卷,确认核实了陈先生的说法。同时,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取得了联系,王某称在公司设立时交给了中介机构办理,陈先生的身份信息由中介提供,王某不认识陈先生,陈先生也从未参与过公司的任何运营。 根据调查情况,西城区市场监管局撤销了公司设立登记中陈先生的监事一职,并对该主体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进行了行政处罚。目前,陈先生已通过了保障性住房的审核。